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公示公告
绥化市北林区水稻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发布机构:北林区农业农村局

绥化市北林区水稻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工作方案

为了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组织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乡村干部到现场观摩学习,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推动我区三大产业发展。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原则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体现先进性。选择有利于全区农业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纳入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展示内容,突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提升基地的科技含量,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二)坚持高标准实施,提高实用性。实现布局科学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试验示范基地项目确立与设置贴近本地生产实际,针对性强,做到农民能接受、能掌握、能操作。

(三)坚持高效益发展,增强实效性以发挥试验示范基地展示项目示范效果为重点,既发挥项目示范引导作用,又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突出示范项目总体效益。

二、建设标准

(一)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当地农业生产的典型。

(二)示范基地所在村重视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业标准化有较高的认识,对建设示范基地有积极性。拥有较好的交通、运输、通讯等外部条件,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科技实力强,农民积极性高。

(三)建设内容符合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推广的品种必须是经过审定的品种,推广的技术必须是成熟先进的技术。

(四)示范基地要选择较好地块,进行集中连片搞示范,使示范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商品优势和市场覆盖率。基地要安排专职技术人员进行管理。

三、建设目标

坚持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支持绥化市盛昌种子繁育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水稻科技示范基地。把基地建成北林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平台,建成科技示范户、广大农民参观学习培训的现场。积极繁育水稻抗病、抗倒、米质优良、商品性高水稻新品种,将水稻产业做大做强,计划在3年内将盛昌种业的香稻品种在我省推广达到2000万亩,占水稻面积40%,促进种稻农户增产增收,提高种稻经济效益。

四、建设内容

1、建立优良品种示范展示基地

建设以香稻品种为主的优良品种示范展示基地。示范展示面积1000亩,展示品种为绥粳27、绥粳309、中盛11、绥粳18、盛禾19、中盛2、绥粳306等水稻品种。通过新品种展示,让周边农户看到示范展示优良品种的优势和效益,示范引带农户共同发展。

2、建设先进技术集成推广基地。基地集成推广、水田耙浆平地、作物生长监测、病虫草害绿色生物综合防治等生产技术,重点实施水稻旱育稀植、优质高效栽培、节水增效配套、绿色标准化栽培四项主推技术。通过优化集成技术开展示范生产,实现水稻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周边50万亩水稻标准化种植。

3、建设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基地。以黑龙江省水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为依托,建立科研+基地+农户推广机制,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延伸水稻生产产业链,形成三产融合示范样板。最终将基地建设成为集技术集成、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区域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引带水稻产业提质增效,助力粮食产能提升。

4、建设技术观摩实训基地。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技术实训基地,通过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示范建设,构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技术示范、协同育人平台,提升农业技术人才培育质量和精准农技服务水平,提升示范户生产管理水平,满足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求。通过基地建设,实现技术服务链、实践教学链与产业发展链深度对接,形成现场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实训三位一体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五、实施步骤

基地建设工作共分四步进行:

1.2025年4月1日至4月底,做好基地规划,落实地块,抓好水稻育苗、整地、完成基地建设所需种子、化肥、农膜、机械等准备工作。

2.2025年5月1日至20日完成水稻插秧工作。

3.2025年5月下旬至10月,抓好示范基地技术培训、推广等工作,并抓好基地管理和田间展示;

4.2025年11月至12月,做好基地总结及经验交流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区农业局成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示范基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各专业股站派出技术人员负责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刘波北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李志实北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李连文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技术负责人:李连文负责示范基地综合技术指导

技术指导员:刘淑娟负责示范基地土肥技术指导

张贵红负责示范基地水稻技术指导

赵同芝负责示范基地病虫害防治指导

马丹丹负责基地土壤监测指导

(二)强化服务扶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为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示范基地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做到技术培训到位,服务指导到位。强化基地建设激励机制,进行全程跟踪问效,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筹集资金支持基地建设,提升基地建设的规格水平。定期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植大户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切实发挥基地的示范引带作用。

三)经费保障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计划投入建设资金,主要用于投入试验示范基地人工费用,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物资,开展农民技术培训观摩,新成果展示发布等。